高效电池在转换效率上突破还必须配套相应的组件封装技术,以获得更高的发电功率。
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当天在发布会上表示,临时税率将维持6个月直到12月份,此后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,一旦征收,该关税将持续5年。据消息人士透露,这一提议遭到了18个成员国的反对
龙头企业回暖中国光伏见底反转?神仙打架,百姓遭殃。以欧委会的秉性来看,可以想见,在这一轮反补贴意向投票前后肯定会无所不用其极,急于挽回前一轮投票中所丢的颜面。与单纯指向企业的反倾销不同,反补贴针对的主要是中国政府和行业,敲打中国的政治意味更浓。以久议不决的电价补贴问题来看,电价是由发改委制定,补贴掌握在财政部手里,能源局在这个议题上完全没有发言权。值得警惕的是,欧委会很可能照搬对华铜版纸双反案的做法,祭出低税规则,既达到双反并举的目的,又从技术上规避了WTO规则不允许的双重救济。
面临退市危机的中电光伏为减轻财务压力,更开始让300余名员工放假至年底。从今年3月的《征求意见稿》来看,一类地区地面电站上网标杆电价仅为0.75元/度,比现行的1元/度大幅下降。但也正是这种分散和灵活的特点,可能会催生一些小而灵活的开发商和服务商。
这些商业模式在国内尚处于探索中。此举除缓解组件商压力外,更大作用在于将改变行业格局。但实际上投资光伏电站回报稳定,和组件制造是两码事。英利一位高管告诉《财经》记者,中国组件商最多只能承担10%的税率,如果最后确定征收47%的关税,将是无法承受的成本,意味着失去欧洲。
另有来自其他大型国有发电集团的人士表达了同样的观点,我们在西部征地,使用权是50年,而且大型电站收益稳定,这两种优点,分布式能源都不具备。6月,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初裁结果将出,业内态度悲观,担心本就艰难的光伏产业因此雪上加霜,由此对中国光伏新政的期盼更加热切。
因此,中国政府尽快发布光伏新政,已成全行业的共同诉求。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,中国企业突然少掉30%的市场,影响还是很大的。近期《财经》记者通过多个渠道了解到,光伏新政推出的时间,应当不会晚于今年6月30日,电价和补贴标准将有适当提升。欧洲比较注重产业的生态系统,所以长久以来作为太阳能市场的重要区域有其必然性。
该文的标杆电价和补贴标准已让业内十分不满,加之欧盟双反压力,全行业被阴霾笼罩。新政为何难产据《财经》记者了解,光伏新政陷入僵局的原因主要有三:补贴无法及时到位,行业利益难以平衡以及部委间的权力博弈。国有企业现金流充沛,还能扛住,民资没有这样的实力,早就退出了。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润青预测,国内屋顶资源巨大,现有的建筑面积达到614亿平方米,屋顶光伏的安装潜力可达4亿千瓦以上。
据国内媒体报道,在5月24日的投票中,德国、英国、荷兰、瑞典等18个国家投了反对票。自2011年光伏组件产业陷入寒冬以来,诸多国有电站开发商获得了这个产业内的大多数利润,西部光伏电站的国有业主内部收益率高达14%。
分布式光伏电站较为零散,情况比大型地面电站复杂,国有发电商不愿意在这方面浪费精力。此前,专注于大型荒漠光伏电站投资的组件商统治着光伏行业的利益链。
为此,业主单位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决策部门表示反对。今年3月,和电监会合并的新能源局职能中也有拟订能源发展规划、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这一基本职能。组件商已失欧洲新政迟迟无法出台,光伏组件商最受伤。但标准究竟提高多少,说法不尽相同。欧盟司法独立,法律程序一旦启动,政府不可能干预。此前,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(KareldeGucht)已向欧委会提交建议案,建议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,计划从6月6日起征收平均税率为47%的临时性关税。
国内组件商经营上的糟糕表现,已经拖累了整个光伏行业。此外,法国、意大利、葡萄牙、立陶宛四国选择站在欧委会一边,而波兰、西班牙、奥地利、罗马尼亚、拉脱维亚五国选择了弃权。
终将出台的光伏新政,或能起到刺激市场的作用,但解决不了所有问题。与大部分中国光伏组件商一样,晶科欧洲市场一直占比很大,2012年约占40%。
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透露,基层一些反馈意见属于漫天要价,无参考价值,但干扰了决策。上述英利高管称,希望国内市场尽快启动,以便消化产能。
多位准备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人士分析称,即便融资到位,民营开发商受制于现金流压力,也会在分布式电站投资建成后,寻求出售电站,变现获利。业内认为,即使征收47%关税建议案被否,施加惩罚性关税仍无法避免。多位受访专家指出,中国目前的能源管理体制中,并未设置一个部门,负责能源相关事宜的统一管理。实际情况是,在光伏新政制定过程中,能源局并未获得完全主导权。
今年3月的《征求意见稿》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,多位受访业内人士称,原本以为盼来的是曙光,谁知是兜头一瓢冷水。不过,高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磊在接受《财经》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,不要有任何幻想!通过欧盟成员国最后投票来否决开征反倾销税的先例非常少,十不及一。
这一切,都被国内媒体解读为双反可能出现转机的信号。《财经》记者获悉,五大发电集团均要求大幅提升光伏上网电价标准。
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胡润青称,中国屋顶光伏的安装潜力可达4亿千瓦以上。5月27日,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表态,反对欧盟贸易委员会对华双反调查。
全球出货量第一的英利销售部高管也向《财经》记者表示,亚洲、拉丁美洲、大洋洲,包括非洲一些新兴国家,都是英利的目标市场。尤其是后者,一旦补贴到位,商业模式合理,中国东部的大片厂房屋顶都是分布式光伏的市场所在。钱是财政部给的,价格是发改委定的,这两项大权别人抓在手里,能源局还有什么话语权?一位国家能源局官员反问。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复杂博弈,也是光伏新政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。
财政部这么做是有道理的,电价补贴就应该使用电价附加,从专项资金里要钱没有道理,这是两套系统。但未来分布式光伏发展过程中,这一格局或被撼动。
今年4月,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域一负责人在一个行业内部会议上称,光伏新政难以出台,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管理体制。但我们今年的欧洲市场出货量占全球出货量不超过20%,从6月开始,我们不会再往欧洲出货了。
此外,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标准也引发了不满,自发自用部分的补贴标准为用电电价加0.35元/度。国家能源局方面亦有此想法,不过财政部一直没有松口。